发布时间:2025-10-15 17:05:38    次浏览
也许门面过于巍峨,导致出入曾厝垵的众多游客觉得高不可攀。以胜出几条街的环境,即使把海鲜价格压得不比排挡贵几块也难有游客涉足。大多数饭局安排海外海的往往是本地人,这和曾厝垵的经营预期和市场定位显然不相称。因此也逼得海外海不得不调整思路,在餐品方面转型,收集福建各地接地气的菜品小吃,准备以八闽美食为主打试试市场的反应。且看试菜阶段的表现(试菜报告):腌制萝卜皮和鹿角菜(又称红珊瑚):这些个小菜海外海积累够深厚,绝对不比其他餐厅差。 永安活肉:活肉基本没问题,黄椒在酱油中浸泡时间过长,失去了那种美艳的诱惑。建议上桌后再由服务员淋上生抽效果更好。 武平猪肉汤:这是山里人极简主义的表现形式,当然用市面上的普通饲料猪肉,土猪肉才能让汤好味道,这里把盐碟放一边让客人根据自己口味调也是蛮贴心的,而且有助于展示食材好的效果。 才佬蒸猪脚:说是猪脚,实际上是蹄髈,切大块,也靠食材本质诱人。如果能在福建这种比较平实的风格上多一些创新,加碗合适的川黔蘸水效果会好很多。不过既然打着八闽的旗帜,变化过大好像也不太合适? 诏安牛肉锅:非常好!汤浓肉美萝卜甘!我喝了不止一碗。 宁化炒燕:所谓的“燕”其实是炸猪皮,北方也有叫“皮肚”的,配合大量配菜炒成半汤水状,用普通话翻译,似乎更接近于“烩”。蛮好吃。 福鼎拌肉燕:没去过福鼎,但是在福州工作多年,觉得这个燕皮比福州的厚,内馅如果素菜比例高点会更和谐。当然,这可能是我福州肉燕的印象先入为主导致的个人判断。 客家芋子包、宁化米包子:中规中矩吧,外地朋友也许会对米磨成粉和芋头磨粉当做面粉使用的做好感到好奇。这也是客家先民千里迁徙后对故乡小麦和饮食形式的怀念吧。 干蒸茶油鸭:这道菜里的鸭肉吃起来稍微偏硬,在我理解里,干蒸的做法选择的食材就得结实些,用偏嫩的年轻水鸭就无法实现那种百年传承所推崇的干香和嚼劲。 宁德功夫鱼:铁板烧热,放上洋葱,蒜瓣,姜片等,把鱼铺在上面盖好锡箔纸焗,焗好后淋上味汁。堂做堂食,视觉冲击强,有一定互动性,且这种方式烹熟的鱼肉质紧实,用鲈鱼这种食材也很得当。 海鲜沙茶汇:在我以前的餐饮评述里,曾经多次流落过对沙茶火锅(锅仔)的失望和不解。这次海外海的海鲜锅则让我觉得可圈可点可推荐,首先它加的汤汁粘稠度适中,不会因过于浓稠而显得黏腻和糊涂;另外,沙茶的复杂香味和黄色汤面上漂浮朵朵红油的特点保留完整,有点像沙茶又有点像咖喱(两者本是近亲),对于这种吃法陌生的人难免或被激起跃跃欲试的好奇和尝试欲。最后就是海鲜品类选择恰当,贝类和鱿鱼加上虾,目视的冲击力已够大,混合的鲜味也够好。 炒米果(白粿):很好吃,尤其是米果,用米磨浆沉淀夯实后可以久储,是福建很多地方人当年保存粮食的重要手段。浸泡软后烧着吃口感糯软,米香特别,作为八闽美食的内容介绍给游客也不错。